動詞不定式的詞尾大多為en,少部分為eln、ern,根據起基本形態(不定式、過去式、第二分詞式)變化時的詞尾的不同和詞干元音是否變換,可分為弱變化、強變化和不規則變化動詞。動詞將來完成時在現代德語中已極少使用。 德語句子結構的特點:動詞謂語為句子的核心,它要求各格的賓語或介詞賓語和各種補語。在普通陳述句中,主語或其他句子成分居句首時,謂語動詞總是居第二位。如果謂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由可變部分(時間助動詞或情態助動詞)和不可變部分(動詞的不定式或第二分詞)構成,則可變部分居第二位(在有些句子中居第一位),而不變部分居句尾,這是德語特有的謂語“框架結構”。句法的另一個特點是從句中動詞謂語位于句末,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順序是:連詞或關系代詞—主語和句子其它成分—動詞謂語。 德語的詞匯量估計為30萬~50萬。按其來源可以分為3種:1,繼承詞,指從印歐語和日耳曼語時期流傳下來的詞語及其派生詞與復合詞;2,借詞,指在歷史上從外族語吸收并已為德語同化了的詞;3,外來詞,指從外族語吸收而仍然保留原有特點的詞。繼承詞和借詞的重音大部分在第一個音節上,外來詞的重音在最后一個音節或倒數第二個或第三個音節上。詞匯構成的特點是大量使用派生與復合的手段,復合構成在德語構詞法中最為普遍。兩個以上的各種詞類的詞均可復合成一個新詞。名詞第一字母都要大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