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88-1999 圖書雜志開本及其幅畫尺寸( neq ISO 6716 : 1983 )
GB/T 3259 中文書刊名稱漢語拼音拼寫法
GB/T 19000-2000 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 idt ISO 9000:2000 )
GB/T 19363.1-2008 翻譯服務規范 第1部分:筆譯
GB/T 19682-2005 翻譯服務譯文質量要求
GB/T 19000—2000 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idt ISO9000:2000)
ISO 2603:1998 同聲傳譯室一般特性及設備
ISO 4043:1998 移動式同聲傳譯室一般特性及設備
GB/T 19363.2-2006 翻譯服務規范 第2部分:口譯
ISO 2603: 1998 同聲傳譯室一般特性及設備
ISO 4043: 1998 移動式同聲傳譯室一般特性及設備
本規范定義本地化業務相關的若干關鍵術語,包括綜合、服務角色、服務流程、服務要素、服務 種類和技術六大類別。
本規范適用于本地化服務和翻譯服務。
- 二、綜合
- 返回文首
- 2.1本地化 Localization ( L10n)
將一個產品按特定國家/地區或語言市場的需要進行加工,使之滿足特定市場上的用戶對語言和文 化的特殊要求的軟件生產活動。
- 2.2國際化 Internationalization (I18n)
在程序設計和文檔開發過程中,使功能和代碼設計能夠處理多種語言和文化傳統,從而在創建不 同語言版本時,不需要重新設計源程序代碼的軟件工程方法。
- 2.3全球化 Globalization (G11n)
軟件產品或應用產品為進入全球市場而必須進行的系列工程和商務活動,如正確的國際化設計、 本地化集成,以及在全球市場進行市場推廣、銷售和支持的全部過程。
- 2.4本地化能力 Localizability
不需要重新設計或修改代碼、將程序的用戶界面翻譯成任何目標語言的能力。本地化能力是表征 軟件產品實現本地化的難易程度的指標。
- 2.5質量保證 Quality Assurance (QA)
系統性地對項目、服務或其他交付物進行全方位監控和評估以確保交付物符合質量標準的方法和 流程。
- 2.6第三方質量保證 Third-party QA
客戶指定獨立的第三方對某本地化服務提供商的交付物執行質量監控和評估的方法與流程。
- 2.7翻譯錯誤率 Translation Error Rate
一個度量翻譯質量的指標,通常按每千字中出現的錯誤的比例來計算。
- 2.8文件格式 File Format
以計算機文檔形式保存文字內容時采用的格式規定,也稱文件類型。一般通過文件擴展名加以區 分,如 doc、pdf、txt 等。
- 2.9用戶界面 User Interface (UI)
軟件中與用戶交互的全部元素的集合,包括對話框、菜單和屏幕提示信息等。
- 2.10用戶幫助 User Assistant (UA)
也稱聯機幫助 (Online Help),或者用戶教育 (User Education, UE),指集成在軟件當中,為最終用戶 方便快捷的使用軟件而提供的操作指南。借助用戶幫助,用戶可以在使用軟件產品時隨時查詢相關信息。用戶幫助代替了書面的用戶手冊,提供了一個面向任務的、快捷的幫助信息查詢環境。
- 2.11電子學習資料 E-learning Materials
各種形式的、用于教學/自學的電子資料與媒體的統稱。
- 2.12服務角色 Role of Service
服務角色 Role of Service
- 2.13服務流程 Process of Service
產品本地化實施過程中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一系列過程。
- 2.14服務要素 Element of Service
產品本地化流程中的各種輸入輸出對象。
- 2.15服務種類 Types of Service
提供本地化服務的類別。
- 2.16本地化技術 Technology of Localization
產品本地化過程中應用的各項技術的統稱。
- 2.17多字節字符集 Multi-byte Character Set
每個字符用單個字節或兩個字節及以上表示的字符集。
- 2.18現場服務 Onsite Service
指服務提供商派遣專業人才到客戶方的工作場所內工作的一種外包服務模式。采用這種模式,客 戶既能夠自己控制和管理項目,同時又能充分利用外部的專業人才。
- 2.19信息請求書 Request for Information (RFI)
客戶向服務提供商發出的,請求后者提供其服務產品及服務能力方面基本信息的文件??蛻敉ㄟ^ 向提供商發出 RFI 并獲取反饋,以達到收集信息并幫助確定下一步行動的目的。RFI 不是競標邀請, 也不對客戶或提供商構成采購服務或提供服務的約束。
- 2.20提案請求書 Request for Proposal (RFP)
客戶向服務提供商發出的、請求后者就某特定的服務或項目提供提案的文件??蛻敉ǔ?RFP 發給已獲得一定程度認可的提供商。RFP 流程可以幫助客戶預先識別優勢及潛在的風險,并為采購決 策提供主要參考。RFP 中的要求描述得越詳細,獲得的提案反饋信息就越準確??蛻粼谑盏教岚阜答?后,可能會與提供商召開會議,以便指明提案中存在的問題,或允許提供商進一步說明其技術能力。 客戶將基于 RFP 流程的結果挑選部分或全部提供商參加后續的競標活動。
- 2.21報價請求書 Request for Quote (RFQ)
客戶向服務提供商發出的、請求后者就具體的服務項或項目提供報價的文件。
- 三、服務角色
- 返回文首
- 3.1本地化服務提供商 Localization Service Provider, Localization Vendor
提供本地化服務的組織。本地化服務除包括翻譯工作以外,還包括本地化工程、本地化測試、本 地化桌面排版以及質量控制和項目管理等活動。
- 3.2單語言服務提供商 Single Language Vendor (SLV)
僅提供一種語言的翻譯或本地化服務的個人或組織??梢园媛毴藛T、團隊或公司。
- 3.3多語言服務提供商 Multi-Language Vendor (MLV)
提供多種語言的翻譯、本地化服務、以及各種增值服務的組織。大多數 MLV 在全球范圍內都擁有多個分公司和合作伙伴。
- 3.4本地化測試服務提供商 Localization Testing Service Provider, Localization Testing Vendor
提供本地化測試服務的組織。主要提供的服務是對本地化軟件的語言、用戶界面以及本地化功能 等方面進行測試,以保證軟件本地化的質量。
- 3.5翻譯公司 Translation Company
提供一種或多種語言的翻譯服務的組織。主要服務包括筆譯、口譯等。
- 3.6服務方聯系人 Vendor Contact
服務方中面向客戶的主要聯系人。
- 3.7客戶 Client
購買本地化服務的組織。
- 3.8客戶方聯系人 Client Contact
客戶方中面向服務提供商的主要聯系人。
- 3.9客戶方項目經理 Client Project Manager
在客戶方組織內,負責管理一個或多個本地化或測試項目的人員。該人員通常是客戶方的項目驅 動者和協調者,通常也是客戶方的主要聯系人之一。該人員負責在指定期限內,管理服務提供商按預 定的時間表和質量標準完成項目。
- 3.10服務方項目經理 Vendor Project Manager
在本地化服務提供商組織內,負責管理一個或多個本地化或測試項目的人員。該人員通常是服務 方的項目執行者和協調者,通常也是服務方的主要聯系人之一。該人員負責在指定期限內,按客戶預 定的時間表和質量標準完成項目交付。
- 3.11全球化顧問 Globalization Consultant
該角色人員主要負責對全球化相關的戰略、技術、流程和方法進行評估,并就如何實施、優化全 球化及本地化的工作提供詳細建議。
- 3.12國際化工程師 Internationalization Engineer
在實施產品本地化之前,針對國際化或本地化能力支持方面,分析產品設計、審核產品代碼并定 位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并提供國際化工程支持的人員。
- 3.13本地化開發工程師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Engineer
從事與本地化相關的開發任務的人員。
- 3.14本地化測試工程師 Localization Testing Engineer, Localization Quality Assurance (QA) Engineer
負責對本地化后軟件的語言、界面布局、產品功能等方面進行全面測試,以保證產品本地化質量 的人員。有時也稱為本地化質量保證 (QA) 工程師。
- 3.15本地化工程師 Localization Engineer
從事本地化軟件編譯、缺陷修正以及執行本地化文檔前/后期處理的技術人員。
- 3.16譯員 Translator
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人員。
- 3.17編輯 Reviewer, Editor
對照源文件,對譯員完成的翻譯內容進行正確性檢查,并給予詳細反饋的人員。
- 3.18審校 Proofreader
對編輯過的翻譯內容進行語言可讀性和格式正確性檢查的人員。
- 3.19排版工程師 Desktop Publishing Engineer
對本地化文檔進行排版的專業人員。
- 3.20質檢員 QA Specialist
負責抽樣檢查和檢驗譯員、編輯、審校、排版工程師等所完成任務的質量的人員。
- 四、服務流程
- 返回文首
- 4.1本地化工程 Localization Engineering
本地化項目執行期間對文檔進行的各種處理工作的統稱,其目的是為了方便翻譯并確保翻譯后的 文檔能夠正確編譯及運行。其工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抽取和復用已翻譯的資源文件,以提高翻譯效率和一致性;
校正和調整用戶界面控件的大小和位置,以確保編譯出正確的本地化軟件;
定制和維護文檔編譯環境,以確保生成內容和格式正確的文檔;
修復軟件本地化測試過程中發現的缺陷,以提高軟件本地化的質量。
- 4.2項目分析 Project Analysis
分析具體項目的工作范圍、所包含的作業類型和工作量以及資源需求等。該工作通常在項目啟動前進行。
- 4.3項目工作量分析 Workload Analysis
針對項目任務的定量分析,通常包括字數統計、排版、工程和測試等工作量的綜合分析。
- 4.4譯文復用 Leverage
本地化翻譯過程中,對已翻譯內容進行循環再利用的方法和過程。
- 4.5報價 Quote
本地化服務提供商對客戶方特定項目或服務招標詢價的應答,通常以報價單形式呈現。
- 4.6項目計劃 Project Plan
基于項目工作量分析結果制定的、需經過審批的標準文檔,是項目執行和進度控制的指南。項目 計劃通常包括項目周期內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相應決策及里程碑、客戶已確認的工作范圍、成本以 及交付目標等。
- 4.7啟動會議 Kick-off Meeting
本地化項目正式開始之前召開的會議,一般由客戶方和服務方的項目組主要代表人員參加。主要 討論項目計劃、雙方職責、交付結果、質量標準、溝通方式等與項目緊密相關的內容。
- 4.8發包 Hand-off
客戶方將項目文件、說明、要求等發給服務提供商。
- 4.9術語提取 Terminology Extraction
從源文件及目標文件中識別并提取術語的過程。
- 4.10翻譯 Translation
將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的過程,一般由本地化公司內部或外部譯員執行翻譯任務。
- 4.11校對 Review, Editing
對照源文,對譯員完成的翻譯內容進行正確性檢查,并給予詳細反饋的過程;一般由本地化公司 內部經驗豐富的編輯執行校對任務。
- 4.12審查 Proofreading
對編輯過的翻譯內容進行語言可讀性和格式正確性檢查的過程;一般由本地化公司內部的審校人 員執行審查任務。
- 4.13轉包 Sub Contracting
將某些本地化任務轉交給第三方公司、團隊或個人完成的活動,如將一些翻譯工作外包給自由譯 員完成。
- 4.14翻譯質量評估 Transl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抽查一定字數的翻譯內容,根據既定的錯誤允許率評定翻譯質量的過程。
- 4.15一致性檢查 Consistency Check
對文檔內容執行的一種檢查活動,其目的是確保文檔中所描述的操作步驟與軟件實際操作步驟保 持一致,文檔中引用的界面詞與軟件實際界面內容保持一致,文檔中的章節名引用以及相同句式的翻 譯等保持一致。
- 4.16桌面排版 Desktop Publishing ( DTP)
使用計算機軟件對文檔、圖形和圖像進行格式和樣式排版,并打印輸出的過程。
- 4.17搭建測試環境 Setup Testing Environment
根據客戶方對測試環境的要求,安裝并配置硬件、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環境,確保測試環境與客 戶要求完全一致。
- 4.18測試 Testing
編寫并執行測試用例,發現、報告并分析軟件缺陷的過程。
- 4.19缺陷修復 Bug Fixing
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方法,對所報告的各種缺陷進行修復,并集成到軟件產品中的過程。
- 4.20界面布局調整 Dialog Resizing
在與源文件界面布局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調整翻譯后用戶界面控件的大小和位置,確保翻譯后的 字符顯示完整、美觀。
- 4.21交付 Delivery, Handback
也稱“提交”,指遵循約定的流程和要求將完成的本地化產品及附屬相關資料交付給客戶方的過程。
- 4.22資源調配 Resource Allocation
為本地化項目合理安排人員、設備及工具等資源的過程。
- 4.23定期會議 Regular Meeting
客戶方和服務提供商的主要參與人員定期開會(如周會),就項目進度、質量控制、人員安排、 風險評估等進行有效溝通。
- 4.24狀態報告 Status Report
客戶方與服務方之間一種較為正式的書面溝通方式,目的是使項目雙方了解項目的當前執行情況、 下一步工作計劃以及針對出現的問題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等。發送頻率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每周一次。
- 4.25語言適用性評估 Language Usability Assessment (LUA)
向最終用戶收集有關本地化語言質量的反饋,進而使本地化語言質量標準與用戶期望趨向一致。
- 4.26季度業務審核 Quarterly Business Review (QBR)
每個季度客戶方與服務方之間定期召開的會議。會議內容通常包括本季度項目回顧與總結、出現。
- 4.27項目總結 Post-mortem
本地化項目完成后,對項目執行情況、成功因素及經驗教訓等進行分析和存檔的過程。
- 4.28時間表 Schedule
描述各種任務、完成這些任務所需時間、以及任務之間依存關系的列表。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現。
- 4.29生產率 Productivity
衡量投入的資源與輸出的產品或服務之間關系的指標,如每天翻譯字數或每天執行的測試用例數。
- 五、服務要素
- 返回文首
- 5.1服務級別協議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
客戶方和服務方約定本地化服務的質量標準以及相關責任和義務的協議。
- 5.2工作說明書 Statement of Work (SOW)
在本地化項目開始之前,客戶方編寫并發送給服務方的工作任務描述文檔。
- 5.3報價單 Quotation
在本地化項目開始之前,客戶方編寫并發送給服務方的工作任務描述文檔。服務方按照客戶方詢價要求,根據工作量評估結果向客戶方提交的報價文件。其中通常包含詳細 的工作項、工作量、單價、必要的說明以及匯總價格。
- 5.4采購訂單 Purchase Order (PO)
本地化項目開始之前,客戶方根據報價單提供給服務方的服務采購書面證明,是客戶方承諾向 服務方支付服務費用的憑證。
- 5.5本地化包 Localization Kit
由客戶方提供的,包含要對其實施本地化過程的源語言文件、使用的工具和指導文檔等系列文件 的集合。本地化項目開始前,客戶方應將其提供給服務提供商。
- 5.6本地化風格指南 Localization Style Guide
一系列有關文檔撰寫、翻譯和制作的書面標準,通常由客戶方提供,其中規定了客戶方特有的翻 譯要求和排版風格。本地化風格指南是服務方進行翻譯、用戶界面控件調整和文檔排版等作業的依據。
- 5.7源文件 Source File
客戶方提供的、用以執行本地化作業的原始文件。
- 5.8目標文件 Target File
翻譯為目標語言并經工程處理后生成的、與源文件格式相同的結果文件。
- 5.9術語 Terminology
在軟件本地化項目中,特定于某一領域產品、具有特殊含義的概念及稱謂。
- 5.10詞匯表 Glossary
包含源語言和目標語言的關鍵詞及短語的翻譯對照表。
- 5.11檢查表 Checklist
待檢查項的集合。根據檢查表進行檢查,可以確保工作過程和結果嚴格遵照了檢查表中列出的要 求。檢查表需要簽署,指明列出的檢查項是否已完成以及檢查人。檢查表可以由客戶提供,也可以由 本地化公司的項目組創建。
- 5.12字數 Wordcount
對源語言基本語言單位的計數。通常使用由客戶方和服務方共同協定的特定工具進行統計。
- 5.13測試用例 Test Case
為產品測試而準備的測試方案或腳本,通常包含測試目的、前提條件、輸入數據需求、特別關注 點、測試步驟及預期結果等。
- 5.14測試腳本 Test Script
為產品測試準備的、用來測試產品功能是否正常的一個或一組指令。手動執行的測試腳本也稱為 測試用例;有些測試可以通過自動測試技術來編寫和執行測試腳本。
- 5.15測試環境 Testing Environment
由指定的計算機硬件、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和被測軟件共同構建的、供測試工程師執行測試的操 作環境。
- 5.16缺陷庫 Bug Database
供測試工程師報告缺陷用的數據庫,通常在項目開始前客戶方會指定使用何種缺陷庫系統。
- 5.17缺陷報告 Bug Report
也稱為缺陷記錄,是記錄測試過程中發現的缺陷的文檔。缺陷報告通常包括錯誤描述、復現步 驟、抓取的錯誤截圖和注釋等。
- 5.18項目總結報告 Post Project Report (PPR)
本地化項目完成后,由客戶方和服務方的項目經理編寫的關于項目執行情況、問題及建議的文檔。
- 5.19發票 Invoice
服務方提供給客戶方的收款書面證明,是客戶方向服務方支付費用的憑證。
- 六、服務種類
- 返回文首
- 6.1本地化測試 Localization Testing
對產品的本地化版本進行的測試,其目的是測試特定目標區域設置的軟件本地化的質量。本地化 測試的環境通常是在本地化的操作系統上安裝本地化的產品。根據具體的測試角度,本地化測試又細 分為本地化功能測試、外觀測試(或可視化測試)和語言測試。
- 6.2翻譯服務 Translation Service
提供不同語言之間文字轉換的服務。
- 6.3國際化工程 Internationalization Engineering
為實現本地化,解決源代碼中存在的國際化問題的工程處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數據處理,包括數據分析、存儲、檢索、顯示、排序、搜索和轉換;
語言區域和文化,包括數字格式、日期和時間、日歷、計量單位、貨幣、圖形以及音頻;
用戶界面,包括硬編碼、文本碎片、歧義、空間限制、字體、圖層和大小信息。
- 6.4排版服務 Desktop Publishing (DTP)
根據客戶方的特定要求,對文檔以及其中的圖形和圖像進行格式調整,并打印輸出的服務。
- 6.5本地化軟件構建 Localized Build
根據源語言軟件創建本地化軟件版本的工程服務。
- 6.6本地化功能測試 Localization Functionality Testing
對產品的本地化版本進行功能性測試,確保本地化后的產品符合當地標準或慣例,并保證各項原 有功能無損壞或缺失。
- 6.7語言測試 Linguistic Testing
對產品的本地化版本進行測試,以確保語言質量符合相應語言要求的過程。
- 6.8界面測試 Cosmetic Testing / User Interface (UI) Testing
對產品的本地化版本的界面進行測試,以確保界面控件的位置、大小適當和美觀的過程。
- 6.9機器翻譯 Machine Translation (MT)
借助術語表、語法和句法分析等技術,由計算機自動實現源語言到目標語言的翻譯的過程。
- 6.10機器翻譯后期編輯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對機器翻譯的結果進行人工編輯,以期達到與人工翻譯相同或近似的語言質量水平的過程。
- 6.11項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貫穿于整個本地化項目生命周期的活動;要求項目經理運用本地化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進 行資源規劃和管理,并對預算、進度和質量進行監控,以確保項目能夠按客戶方與服務方約定的時間 表和質量標準完成。
- 6.12聯機幫助編譯 Online Help Compilation
基于源語言的聯機幫助文檔編譯環境,使用翻譯后的文件生成目標語言的聯機幫助文檔的過程。
- 七、技術
- 返回文首
- 7.1可擴展標記語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XML 是一種簡單的數據存儲語言,它使用一系列簡單的標記描述數據。XML 是 Internet 環境中跨 平臺的、依賴于內容的技術,是當前處理結構化文檔信息的有力工具。
- 7.2翻譯記憶交換標準 Translation Memory eXchange(TMX)
TMX 是中立的、開放的 XML 標準之一,它的目的是促進不同計算機輔助翻譯 (CAT) 和本地化工 具創建的翻譯記憶庫之間進行數據交換。遵從 TMX 標準,不同工具、不同本地化公司創建的翻譯記憶 庫文件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數據交換。
- 7.3斷句規則交換標準 Segmentation Rule eXchange (SRX)
LISA 組織基于 XML 標準、針對各種本地化語言處理工具統一發布的一套斷句規則,旨在使 TMX 文件在不同應用程序之間方便地進行處理和轉換。通過該套標準,可使不同工具、不同本地化公司創 建的翻譯記憶庫文件很方便地進行數據交換。
- 7.4XML 本地化文件格式交換標準 XML Localization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XLIFF)
XLIFF 是一種格式規范,用于存儲抽取的文本并且在本地化多個處理環節之間進行數據傳遞和交 換。它的基本原理是從源文件中抽取與本地化相關的數據以供翻譯,然后將翻譯后的數據與源文件中 不需要本地化的數據合并,最終生成與源文件相同格式的文件。這種特殊的格式使翻譯人員能夠將精 力集中到所翻譯的文本上,而不用擔心文本的布局。
- 7.5術語庫交換標準 Term Base eXchange(TBX)
TBX 是基于 ISO 術語數據表示的 XML 標準。一個 TBX 文件就是一個 XML 格式的文件。采用TBX,用戶可以很方便的在不同格式的術語庫之間交換術語庫數據。
- 7.6計算機輔助翻譯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CAT)
為了提高翻譯的效率和質量,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對需要翻譯的文本進行內容處理的輔助翻譯技術。
- 7.7翻譯分段 Translation Segment
指語意相對明確完整的文字片段。翻譯分段可以是一個單字、一個或多個句子,或者是整個段 落。翻譯分段技術可以將段落拆分成句子或短語片段。
- 7.8罰分 Penalty
計算源文件中的待翻譯單元與翻譯記憶庫中翻譯單元的源語言的匹配程度時使用的基準。除了根 據文字內容的不同自動罰分外,用戶還可以自定義某些條件的罰分,如格式、屬性字段、占位符不 同,使用了對齊、機器翻譯技術或存在多個翻譯等情況。
- 7.9對齊 Alignment
本地化翻譯過程中,通過比較和關聯源語言文檔和目標語言文檔創建預翻譯數據庫的過程。使用 翻譯記憶工具可以半自動化地完成此過程。
- 7.10翻譯記憶庫 Translation Memory (TM)
一種用來輔助人工翻譯的、以翻譯單元(源語言和目標語言對)形式存儲翻譯的數據庫。在 TM 中,每個翻譯單元按照源語言的文字分段及其對應的翻譯語言成對存儲。這些分段可以是文字區塊、 段落、單句。
- 7.11術語庫 Term Base
存儲術語翻譯及相關信息的數據庫。多個譯員通過共享同一術語庫,可以確保術語翻譯的一致性。
- 7.12基于規則的機器翻譯 Rule-based MT
指對語言語句的詞法、語法、語義和句法進行分析、判斷和取舍,然后重新進行排列組合,生成 對等意義的目標語言文字的機器翻譯方法。
- 7.13基于統計的機器翻譯 Statistic-based MT
以大量的雙語語料庫為基礎,對源語言和目標語言詞匯的對應關系進行統計,然后根據統計規律 輸出譯文的機器翻譯方法。
- 7.14內容管理系統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
用于創建、編輯、管理、檢索以及發布各種數字媒體(如音頻、視頻)和電子文本的應用程序或 工具。通常根據系統應用范圍分為企業內容管理系統、網站內容管理系統、組織單元內容管理系統。
- 7.15偽本地化 Pseudo Localization
把需要本地化的字符串按一定規則轉變為“偽字符串”并構建偽本地化版本的過程。在偽本地化 的軟件上進行測試,可以驗證軟件是否存在國際化問題,用戶界面控件的位置和大小是否滿足特定語言的要求。
- 7.16硬編碼 Hard Code
一種軟件代碼實現方法,是指編程時,把輸入或配置數據、數據格式、界面文字等直接內嵌在源 代碼中,而不是從外部數據源獲取數據或根據輸入生成數據或格式。
- 7.17缺陷 Bug
軟件產品在功能、外觀或語言描述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通常在質量保證測試期間由測試工程師將 發現的缺陷上報,并分別由客戶方、本地化工程人員或翻譯人員解決。
- 7.18優先級 Priority
同時存在多種選擇時應遵循的先后次序,如詞匯優先級、本地化樣式手冊優先級、缺陷優先級 等。例如:在軟件本地化過程中,缺陷的優先級通常按如下規則確定:
缺陷應立即修復,否則產品不能發布;
缺陷不需要立即修復,但如果不修復,產品不能發布;
缺陷不是必須修復,是否修復取決于資源、時間和風險狀況。
- 7.19嚴重程度 Severity
指所發現的缺陷對相關產品造成影響的嚴重程度。嚴重程度較高的缺陷可能會影響產品的按時發布。軟件缺陷的嚴重程度通常分為四級:
關鍵 (Critical):導致系統或軟件產品自身崩潰、死機、系統掛起或數據丟失,主要功能完全失 效等;
高 (High):主要功能部分失效、次要功能完全失效、數據不能保存等;
中 (Middle):次要功能無法完全正常工作但不影響其他功能的使用;
低 (Low):影響操作者的使用體驗(如感覺不方便或不舒服),但不影響功能的操作和執行。
- 7.20重復 Repetition
在翻譯字數統計中,重復是指源語言中出現兩次及以上的相同文本。
- 7.21模糊匹配 Fuzzy Match
源文件中的待翻譯單元與翻譯記憶庫中翻譯單元的源語言局部相同。模糊匹配的程度通常用百分 比表示,稱為復用率。
- 7.22完全匹配 Full Match
源文件中的待翻譯單元與翻譯記憶庫中翻譯單元的源語言完全相同,其模糊匹配的程度(復用 率)為 100%。
- 7.23新字 New Word
模糊匹配程度(復用率)低于某一設定閾值的源語言單詞或基本語言單位。
- 7.24加權字數 Weighted Word Count
根據待翻譯單元的復用率,對其字數加權計算后得到的待翻譯字數。
- 本地化服務供應商選擇規范
Quotation for Localization Service
- 前 言
中國翻譯協會是包括翻譯與本地化服務、語言教學與培訓、語言技術工具開發、語言相關咨詢業 務在內的語言服務行業的全國性組織。制定中國語言服務行業規范,推動行業有序健康發展,是中國 翻譯協會的工作內容之一。
本地化服務是語言服務領域中綜合了翻譯、工程、排版以及測試等多種任務的服務,服務行業眾 多,應用的專業知識廣泛,服務的專業性和時效性較強。為了合理應用資源,提供高效、專業的本地 化服務,本地化服務需求方(客戶方)經常需要與本地化服務提供方進行合作,而大型本地化服務提 供方也經常與其供應商合作,為此,科學而規范的選擇本地化服務供應商就成為本地化服務是否成功 的重要因素。
本規范提供了選擇供應商的評估內容,給出了各項評估內容的詳細調查表,旨在指導客戶方選擇 合適的本地化服務供應商,同時,本規范也適用于本地化供應商選擇其供應商(包括公司、團隊和個 人)。由于不同的客戶對本地化服務的要求存在差異,客戶在選擇本地化供應商時,可以本規范為主 要參考,結合具體采購業務類型和業務策略進行實施。無論是客戶方選擇本地化服務供應商,還是本 地化服務企業選擇服務商,互利雙贏是選擇的目標。為此雙方都應該形成共識:構建客戶方與供應商 良好的合作關系,需要雙方加強溝通,相互尊重,互相支持和適應。
- 一 、 選擇本地化服務供應商的主要評估內容
- 返回文首
選擇本地化服務供應商時,通常應評估供應商的以下內容:服務類別/語種數量、資源、綜合產能 與報價、質量與流程、交付與響應、技術能力、信息安全、社會責任。
- 1.1服務類別/語種數量
-
- 1.1.1能夠提供本地化服務的類別,如軟件本地化、本地化測試、本地化工程、多媒體業務、桌面 排版等;
- 1.1.2能夠提供的服務的語種數量或語言對數量。
- 1.2資源
-
- 1.2.1譯員/審校/語言專家/測試工程師:目標語母語人員,具備某領域專業/技術知識和豐富的翻譯 和本地化經驗;
- 1.2.2本地化項目經理為全職雇員,且有豐富的本地化項目管理經驗,如交付過大客戶的大型項目;
- 1.2.3針對客戶建立專職團隊,包括客戶經理、項目經理、人力資源經理、質量經理、技術經理、 項目接口人等。相關崗位根據公司規??梢砸蝗硕嗦?,但關鍵崗位需要專職;
- 1.2.4有系統的資源招聘機制和穩定的資源來源,對于各崗位人員的資質要求明確、崗位職責清 晰、招聘流程規范有效,招聘質量可信。
- 1.3綜合產能與報價
-
- 1.3.1按照質量要求交付項目的平均周期以及處理各種本地化業務的最大產能;能同時并行的本地化測試語種數量;
- 1.3.2完成計劃外緊急項目的能力,以及支撐緊急項目交付的流程;
- 1.3.3能提供報價模板,并清晰定義報價要素。
- 1.4質量與流程
-
- 1.4.1有標準、有效的本地化流程,并有持續優化機制,如流程有效保障項目交付質量,應對不同 場景、要求的流程定制化;
- 1.4.2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系統,有專人進行質量管理,有高效的缺陷修復流程;
- 1.4.3對交付質量和過程質量(如遺留缺陷率、缺陷報告、質量投訴處理、質量回溯等)做出承諾 并遵從;
- 1.4.4能定期提供交付項目質量報告給客戶;
- 1.4.5國家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SO9001、歐洲標準EN15038(歐盟)、軟件能力成熟度模 型CMM、國家標準(如加拿大標準總署CGSB131、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ASTMF2575)等質量體 系或標準認證。
- 1.4.6能夠匹配客戶的產品開發流程,需要熟悉客戶遵從的質量理念、質量方法和質量系統,包括 與客戶相應質量保證團隊的對接,建立一致的語言質量保證體系。
- 1.5響應與交付
-
- 1.5.1對客戶需求及時響應,如承諾一小時內對客戶需求做出響應,3個工作日內完成客戶投訴的處理等;
- 1.5.2按照客戶要求的交付時間及時交付項目,兌現承諾,如項目及時交付率;
- 1.5.3有高效例行的客戶交流和閉環機制。
- 1.6技術能力
-
- 1.6.1有專職的技術開發團隊支撐(外購或外包均可),能根據業務需要實現流程自動化、開發業 務需要的檢查工具以及系統平臺。如計算機輔助翻譯(CAT)工具、翻譯記憶庫管理工具、翻譯項目管理 平臺、術語系統、語言質量檢查工具、本地化工程工具、機器翻譯、計算機輔助翻譯(CAT)工具、翻譯 記憶庫管理工具、術語管理系統、翻譯項目管理平臺,系統等;
- 1.6.2能與客戶的系統和平臺對接,或共同合作進行軟硬系統平臺開發或設計。
- 1.7信息安全
-
- 1.7.1涉及客戶項目的人員簽署保密協議(NDA),并有例行審視機制;
- 1.7.2能遵循客戶方的信息安全要求;
- 1.7.3對于保密級別高的業務,能提供外派人員到客戶方現場等地工作;
- 1.7.4通過國家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SO27001認證或滿足客戶對信息安全的要求。
- 1.8社會責任
-
遵從當地的社會責任、道德、環境、法律法規要求。如不雇傭童工、使用正版軟件、慈善捐贈、 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環境、遵從勞動法、節能環保。
- 二 、 選擇本地化供應商的具體評估項
- 返回文首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規范列出的各項評估內容,了解供應商的服務能力,可以以各評估項對供應 商遵從情況進行評估(需提供說明或相關材料)。
- 2.1服務類型/語種數量
-
貴公司是否全球布局?這些分支機構分別分布在哪里、哪些城市?在中國有多少分支機構?
請列舉貴公司可以提供的本地化服務的類型。
您支持哪些語種的本地化服務?哪些是貴公司的優勢語種和優勢領域?
貴公司是否能支持人員外派服務?如果可以,哪些業務可以提供人員外派服務?
其他(可補充)
- 2.2資源
-
貴公司是否可以為客戶建立專職團隊?如果可以,這個專職團隊中將設置哪些角色?是否可以提供這些角 色分別承擔怎樣的職責職位說明書?
貴公司的本地化項目經理資質如何?是否經過專業認證或培訓?如有多少年的本地化項目管理經驗?每年 交付的項目規模是多少?最近一年交付的大型項目規模是多少?
貴公司是否有資源招聘系統、流程、標準?如有,請詳細描述。
貴公司使用的譯員、審校、測試專家等是目標語言為母語譯者、審校、測試專家的人員嗎?采取哪種合作
模式:通過專職還是兼職與公司合作還是與個人合作、還是與機構合作模式?
貴公司是否支持外派員工到客戶現場辦公?對于外派員工的管理是否有清晰組織結構和流程支撐?
是否承諾為客戶提供服務的新資源進入、現有資源和退出等相關變動嚴格遵循客戶的流程要求?
其他(可補充)
- 2.3綜合產能與報價
-
貴公司業務峰值時期的交付能力如何?針對特定客戶是否有對交付能力有范圍的承諾?如何支撐緊急項 目?交付100,000字的多語言項目,正常周期需要多長?
貴公司是否可以支撐緊急項目?如果可以,能否描述貴公司對于緊急項目的定義和承接能力?
是否接受單價為含稅價,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的單價?請詳細列出報價要素(可以以某一個項目為例)。
是否能根據客戶要求通過培訓等各種方式提升現有資源的產品技術理解能力、工具使用能力以及對應的專 業能力?
能否根據客戶需求的彈性變化,準備穩定且靈活的資源支撐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其他(可補充)
- 2.4質量與流程
-
貴公司是否通過國家標準化組織質量體系標準 ISO、軟件能力與成熟度模型 CMM、信息技術基礎架構庫
ITTL 或者其他質量體系和標準的認證?如果通過,請附上認證通過資料。
貴公司是否有高效運行的本地化流程?如有,請附上流程文檔。
對于緊急項目是否有有效流程保證及時、高質量交付?
貴公司如何評價和驗收交付件質量?交付件遺留缺陷率可以控制在什么范圍?
貴公司是否有質量管理體系?如果有,請詳細描述該體系。
貴公司是否有內部質量評估報告?如果有,是否愿意與客戶分享該報告?
貴公司是否與客戶具有相同的質量理念?是否能按照客戶質量要求建設運行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
是否有系統的質量回溯機制?如果有,請描述該機制的運行方式。
能否承諾客戶交付件質量保質期?如果能,質量保質期多久?
如果交付件質量未達到客戶質量要求,是否有彌補措施?如果有,請詳細列舉。
其他(可補充)
- 2.5響應與交付
-
在收到客戶的request需求后多長時間內能確認資源并反饋結論給客戶?
貴公司能按時交付客戶所有的項目嗎?如不能,能承諾的及時交付率是多少?
是否能按照客戶要求交付項目交付件和過程件,包括但不限于已校對的和未校對的譯稿、答疑文件、術 語、語料庫?
能否與客戶共同建設語言平臺,如風格指南(Style Guide)、術語庫、語料庫,并在共享平臺成果的基礎 上承擔應有的維護義務?
是否具備完善的問題管理和投訴處理機制?如果是,請詳細描述該機制的運行方式。
項目實施過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內容,是否有向客戶報告并請求解答的機制?如果有請附報告的模板或 描述報告方法。
其他(可補充)
- 2.6技術能力
-
貴公司是否有專職的技術和開發團隊?如有,團隊規模有多大?主要分布在哪里?
貴公司在項目管理、質量檢查、本地化測試、內容翻譯等方面是否有系統、平臺、工具的支撐?如有,請 一一說明。
貴公司是否有資源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和語言資產管理)?該系統能實現哪些功能?是否為自主研發?
貴公司是否有在線協同翻譯平臺?該平臺能實現哪些功能?是否自主研發?
貴公司是否有排版質量檢查工具?是否自主研發?
其他(可補充)
- 2.7信息安全
-
是否有專職的信息安全團隊?貴公司如何保障客戶數據安全?
貴公司是否有明確的信息安全策略?如有,請提供附件。
是否有健全的信息安全制度,并能落地執行?
所有參與客戶項目的人員是否會簽署保密協議?保密協議有效期多長?
是否能按照客戶的信息安全要求搭建辦公環境?
是否有網絡安全制度和要求?是否遵循客戶的網絡安全要求?
是否能根據客戶要求建立離岸開發中心(ODC)?
貴公司是否有數據安全的災難恢復系統,如果有,請說明。
其他(可補充)
- 2.8社會責任
-
貴公司是否承諾遵循當地國家和地區的道德要求、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是否履行當地要求社會責任?
是否遵循當地勞動法規或者其他相關法律法規?
是否拖欠或變相克扣譯員(專職和兼職)工資和福利?是否提供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
是否遵循當地保險法律法規、稅務法律法規?
其他(可補充)
- 本地化服務報價規范
Quotation for Localization Service
- 前 言
中國翻譯協會是包括翻譯與本地化服務、語言教學與培訓、語言技術工具開發、語言相關咨詢業 務在內的語言服務行業的全國性組織。制定中國語言服務行業規范,推動行業有序健康發展,是中國 翻譯協會的工作內容之一。
本地化服務是語言服務領域中一種綜合了翻譯、工程、排版以及測試等多種任務的服務,由于本 地化是個新興的行業,很多服務提供方甚至購買方對本地化服務的要素存在理解上的不同,導致服務 過程中時常遇到問題。本規范定義本地化服務報價相關的任務與報價方式,以軟件用戶界面和文檔本 地化報價為處理對象,分為“軟件用戶界面本地化服務報價項定義”和“文檔本地化服務報價項定 義”兩個部分,每個部分都給出了詳盡的服務內容描述和工作量統計方法的說明,附加“單價與翻譯 記憶庫匹配率的關系”和“本地化服務報價模型”兩個附錄為本地化服務報價提供參考和依據,促進 本地化服務健康有序發展。
本規范適用于產品的本地化服務報價。由于技術更新和市場發展,新的本地化對象將不斷涌現, 例如網站、移動應用程序等,可以根據這些對象的特征以及本地化的要求,參考本規范進行本地化服 務報價。本規范由中國翻譯協會本地化服務委員會組織編寫,由中國翻譯協會發布。
- 一 、 軟件用戶界面本地化服務報價項定義
- 返回文首
- 1.1文件翻譯前/后處理 File pre-process and post-process
-
- 1.1.1任務定義
文件翻譯前、后處理屬于本地化工程的一部分,是在翻譯前后由本地化工程師對文件進行必要工 程處理的過程。經處理后的文件既可使用適當的本地化工具進行翻譯,以充分利用這些工具的高效性 與經濟性,同時又能保證與源語言文件的結構與格式相同,以便其能夠進行正確地編譯及運行。
- 1.1.2任務描述
前處理:
分析資源包,挑選出需要翻譯的文件。
擇適當的本地化工程/翻譯工具。
針對選定的工具,定義配置文件,確保需要翻譯的字符串可以在工具中翻譯,并將不需要翻譯 的內容保護起來,避免被修改。
對文件格式進行必要的轉換,創建翻譯包。
確定工作范圍以及工作項,并根據情況基于上一版本文件或翻譯記憶庫分析文件,統計工作量。
后處理:
將已翻譯好的文件轉換回原始格式。
根據項目要求,進行編碼設置或轉換。
檢查文件名及文件夾結構,確保與源語言文件一致;或根據特定要求進行必要的更改。
- 1.1.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1.2翻譯 Translation
-
- 1.2.1任務定義
使用適當的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將軟件界面字符串由一種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語言,并使翻譯后 的字符串符合目標語言的要求與風格的過程。該任務一般由本地化公司內部或外部譯員執行。
- 1.2.2任務描述
包含以下五項活動:
翻譯:使用適當的工具翻譯用戶界面字符串,且本過程中必須遵循客戶要求及行業術語,符合 目標語言的格式、文化風俗等方面的要求。
校對:對已完成翻譯的文件進行檢查并更正發現的問題。
可讀性檢查:對已完成翻譯與校對的文件進行全面檢查,包括檢查靜態字符串文本的流暢性, 驗證術語遵從性與一致性,核對熱鍵的正確性等。
內部質量保證檢查:在翻譯/校對過程中或提交文件給客戶之前,由質檢人員按一定比例抽檢。 然后,根據檢查結果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更正發現的問題或者返工。
據客戶方反饋修改:客戶方檢查語言質量并給出反饋意見后,翻譯人員根據反饋意見修改文件。
- 1.2.3定價機制
按加權字數計費。關于模糊匹配的換算關系,請參閱附錄1的“單價與翻譯記憶庫匹配率的關 系”。
- 1.3界面布局調整 Dialog Resizing
-
- 1.3.1任務定義
對資源文件中的靜態對話框進行格式檢查和調整,使其控件的大小、位置、樣式等適合翻譯后的 文字,以確保文字顯示完整美觀的過程。
- 1.3.2任務描述
根據資源文件的類型選擇適用的工具或軟件。
對所有對話框應用目標語言所要求的字體。
打開每個靜態對話框,檢查其中的所有控件是否存在以下問題:控件未對齊、控件或文字重 疊、文字被截斷或顯示不完整、文字換行不正確或其他任何版式問題。
發現任何問題時,通過拖動控件、調整控件大小、修改坐標值、縮短翻譯等方式進行修復。
- 1.3.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1.4本地化軟件編譯 Localized Software Building
-
- 1.4.1任務定義
以源語言軟件程序為基礎設置編譯環境,使用翻譯后的資源文件創建目標語言軟件安裝包的過程。
- 1.4.2任務描述
本地化軟件編譯的具體實現與源程序的開發過程密切相關,通常由客戶提供詳細的編譯指導文 檔。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設置編譯環境:包括安裝編譯所需要的各種應用程序,設置操作系統環境變量,復制編譯源語 言軟件時使用的文件結構,并進行必要的修改(例如文件路徑、語言代碼、腳本代碼或批處理 文件等)。
置入目標語言的資源文件后執行編譯。如果編譯不能成功完成,則需要檢查編譯環境以及翻譯 后的文件;待問題修復好重新運行編譯。
檢查編譯的軟件。如果發現了問題(例如由于資源文件編碼不對導致的亂碼),需要修復問題 后重新執行編譯。
- 1.4.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1.5界面測試Cosmetic Testing / User Interface (UI) Testing
-
- 1.5.1任務定義
對本地化產品執行的界面外觀檢驗的過程,主要檢查界面上的文字和控件布局是否美觀,并且是 否呈現了所有預期內容。
- 1.5.2任務描述
軟件界面的主要組成元素包括窗口、對話框、菜單、工具欄、狀態欄、屏幕提示文字等。由于本 地化后的文字與原始開發語言的文字相比在大小和長度上都有所變化,為了確保本地化后軟件界面的 準確性與美觀,測試人員需要檢查:
各種元素上的文字是否顯示完整,包括標點符號、熱鍵等。
各種控件的排列是否整齊,大小是否一致。
各種控件的顯示是否方便用戶操作。
與源語言界面相比,是否有缺少的控件或內容。
是否所有可本地化的文字都已本地化。 執行界面測試,既可以按照測試用例逐個界面進行測試,也可以直接檢查截屏的界面圖片。 發現問題時,需
要在相應界面圖片上做出說明并將問題記錄在缺陷報告或缺陷管理數據庫中;同時需要提供重現操作步驟,以方便在修復問題后進行驗證。
- 1.5.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1.6語言測試 Linguistic Testing
-
- 1.6.1任務定義
對本地化產品執行的確保語言準確性的測試過程。該過程通常由熟悉軟件產品的語言專家執行, 檢查本地化軟件中文字的語言質量是否達到要求。
- 1.6.2任務描述
主要工作是檢查本地化軟件界面內容的語言質量,包括準確性、專業性、完整性、一致性、可讀性:界面文字是否準確描述了相關的操作。
術語是否符合專業/行業的習慣用法或客戶要求。
文字表達是否符合本地化語言的表達習慣。
字符串語義是否完整,是否有語義被截斷或銜接不上的情況(通常是由于翻譯時未能正確處理 組合字符串或由于變量指代不明導致翻譯不正確所致)。
術語或表達是否一致。
提示信息或錯誤消息中對界面的引用與實際界面是否一致。
是否有漏翻譯的內容。
是否有過度翻譯的內容,例如不該翻譯的產品名。 執行語言質量測試,既可以按照測試用例逐個界面進行測試,也可以直接檢查截屏的界面圖片。
如果在本地化軟件環境中按照測試用例執行,還需要搭建測試環境。 為了保證語言測試的質量,測試人員在測試之前必須閱讀和熟悉相關的軟件術語表,了解軟件翻譯的規范與要求。發現問題時,需要將問題記錄在缺陷報告或缺陷管理數據庫中,同時提供以下信息:
當前翻譯(方便修復問題時定位到正確的位置)。
建議的翻譯。
重現問題的詳細操作步驟(方便修復問題后在新版本中進行驗證)。
界面圖片。
- 1.6.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1.7本地化功能測試 Localization Functionality Testing
-
- 1.7.1任務定義
對本地化產品進行功能性測試,確保本地化后的產品符合當地標準或慣例,并保證各項原有功能 無損壞或缺失。
- 1.7.2任務描述
在執行本地化功能測試之前,需要針對源語言軟件創建測試用例。在測試用例中,列出了需要的 測試環境,需要執行的測試步驟以及每一步操作后應該顯示的界面或實現的功能。首先,測試人員需要根據測試要求準備本地化測試環境。對于本地化測試來說,需要同時準備本地化測試語言環境與源語言測試環境。然后,測試人員在本地化軟件環境中按照測試用例進行測試,檢查在執行相應操作后 是否能顯示與源語言軟件中相同的界面,或實現源語言軟件中同樣的功能。測試的內容包括(但不限 于):
本地化軟件是否能夠正常安裝與卸載。
所有菜單或按鈕功能是否正常。
所有熱鍵/快捷鍵功能是否正常。
排序結果是否符合本地化語言的習慣。
是否支持本地化語言的數據格式(日期、時間、姓名、度量衡、地址、電話號碼、郵政編碼、 紙張格式等)。
是否支持本地化語言文字的輸入、編輯、顯示和保存。
是否支持對本地化語言文字的搜索。 發現本地化功能錯誤后,需要在源語言軟件上進行相同的測試,以確定是本地化功能錯誤還是源軟件的設計錯誤。如果同時進行多種本地化語言的測試,在一種語言上的功能錯誤還需要在其他語言版本上進行相同的測試,以確定該錯誤是單一語言特有還是多種本地化版本共有的錯誤。發現問題時,需要將問題記錄在缺陷報告或缺陷管理數據庫中,同時提供以下信息:
測試時所用的環境(包括操作系統版本、相關的軟件版本等)。
重現問題的詳細操作步驟。
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
相關附件(軟件界面截屏、相關的日志文件或其他需要使用的文件)。
- 1.7.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1.8缺陷修復及回歸驗證 Bug Fixing and Regression Testing
-
- 1.8.1任務定義
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方法,對所報告的各種缺陷進行修復,然后在新編譯的軟件中驗證缺陷是否已 被正確修復以及是否引入新缺陷的過程。
- 1.8.2任務描述
對于界面外觀測試、語言質量測試和本地化功能測試過程中報告的缺陷,需要進行調查和修復。 對于界面外觀和語言質量相關的缺陷,一般由本地化團隊直接在本地化的資源文件中進行修復。如果 找不到相應的界面或文字,則需要將報告指回給客戶方的測試組長或開發團隊。對于功能相關的缺 陷,一般由客戶方測試組長或開發團隊處理。如果調查后發現是由于本地化翻譯或工程所導致的問 題,缺陷將會指回給本地化團隊。
本地化團隊在軟件資源文件中修復缺陷后,需要更新缺陷記錄并提供以下信息:
受影響的文件(及字符串的資源標識)。
交付修復后文件的日期(以便確定哪個版本的軟件將包含修復的內容)。 如果未能修復缺陷,也需要更新缺陷記錄并提供相應說明。 在軟件資源文件中修復缺陷后,需要重新執行編譯并生成新的本地化軟件版本。然后測試人員執行回歸驗證,即在新版本中,按照缺陷報告中提供的重現操作步驟去驗證缺陷是否已被正確修復以及 是否引入新缺陷。
- 1.8.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1.9術語表及翻譯記憶庫維護 Glossary and TM Maintenance
-
- 1.9.1任務定義
在整個項目周期內,對術語表和翻譯記憶庫進行的一系列維護和更新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項目初期創建術語表及翻譯記憶庫;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隨著項目信息的更新來相應更新術語表及翻 譯記庫;在項目結束時整理并歸檔術語表及翻譯記憶庫。
- 1.9.2任務描述
術語表的創建與維護:
如果客戶沒有提供術語表,需要基于軟件資源文件或文檔,篩選關鍵術語,生成源語言術語列 表。該列表中通常包含源語言術語、術語定義或相關上下文、詞性、來源等信息。
根據術語列表中的信息以及相關的參考文檔,將術語由源語言翻譯為目標語言。
提交客戶審核后,根據客戶反饋修改并形成最終的術語列表。
翻譯過程中持續識別新的術語,并定期重復以上步驟(添加術語 -> 翻譯 -> 提交客戶審核 -> 確 定最終翻譯),并將新確定的術語添加到術語列表中。
根據客戶在校對文檔或執行測試過程中對術語提出的反饋更新術語列表。
項目結束時,整理術語表并隨項目文件歸檔。及時、準確地維護術語表可以確保這些術語在所 有內容中保持一致。
翻譯記憶庫的創建與維護:
根據客戶要求使用舊版本的翻譯記憶庫或創建全新的翻譯記憶庫。
項目執行過程中,定期通過清理最新雙語文件的操作更新翻譯記憶庫。
根據客戶反饋,修改雙語文件并更新到翻譯記憶庫中。
如果不能通過雙語文件進行更新,也可以直接修改翻譯記憶庫。
如果需要全局修改某個術語或句式,可以將翻譯記憶庫的內容導出為文本文件;在外部修改完 成后再重新導入翻譯記憶庫。
項目結束時,確??蛻舴答伝蛉毕輬蟾嬷械乃姓Z言相關的修改都已反映在翻譯記憶庫中,然 后隨項目歸檔翻譯記憶庫。術語表與翻譯記憶庫的有效維護可以確保這些信息在將來更新項目中的成功復用。
- 1.9.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1.10搭建測試環境 Testing Environment Setup
-
- 1.10.1任務定義
根據客戶方對測試環境的要求,安裝并配置硬件、系統軟件、數據庫軟件、應用軟件環境,確保 軟件測試環境與客戶要求完全一致。
- 1.10.1任務描述
搭建測試環境是軟件測試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該環境的適合與否會嚴重影響測試結果的真實性和 正確性。
測試環境搭建主要包括下面幾個要素:
確定測試環境的組成:
所需計算機數、計算機硬件配置要求。
部署被測應用的服務器所必需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中間件、Web 服務器及其他 相關組件。
用來保存測試工作中生成的各種文檔和數據的服務器所必需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等。
測試中所需要使用的網絡環境。
管理測試環境:
設置專門的測試環境管理員角色。
記錄測試環境管理所需的各種文檔
測試環境訪問權限的管理:
為每個訪問測試環境的相關人員設置單獨的用戶名和密碼。
測試環境的備份和恢復:
測試環境必須是可恢復的,應當在測試環境發生重大變動時進行完整的備份。
- 1.10.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1.11編寫測試用例 Test Case Creation
-
- 1.11.1任務定義
測試用例是一種描述具體測試步驟的文檔,其中將描述測試的輸入參數、條件及配置、操作步 驟、預期的輸出結果等,使測試人員判斷被測軟件的工作是否正常。設計、編寫和執行測試用例是測 試活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測試用例通常由測試用例管理系統或工具進行管理。
- 1.11.2任務描述
編寫測試用例通常應遵循下列原則:
最大程度地覆蓋軟件系統的功能需求和風險。測試工程師應在測試計劃編寫完成之后,在開發 階段編寫測試用例,參考需求規格說明書、軟件功能點和風險對每個功能點和風險進行操作上 的細化,盡可能趨向最大需求和風險覆蓋率。
測試用例對測試功能點、測試條件、測試步驟、輸入值和預期結果應有準確定義。
測試用例的設計應包括各種類型的測試用例。在設計測試用例時,除滿足系統基本功能需求 外,還應考慮各種異常情況、邊界情況和承受壓力的能力等。
測試用例的管理。使用測試用例管理系統對測試用例進行管理。 通常一個好的測試用例應具備以下特性:
最大化發現錯誤的概率
沒有冗余測試和冗余的步驟
測試是“最佳類別”
既不太簡單也不太復雜
測試用例可重用且易于跟蹤
確保系統能夠滿足功能需求
- 1.11.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1.12項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
- 1.12.1任務定義
運用本地化的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對資源進行規劃、組織和管理,對項目預算和進度進行 跟蹤、對質量進行監控、對風險進行預防,以確保成功實施項目并提交客戶指明的項目產出物。
- 1.12.2任務描述
項目管理貫穿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對項目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具體來說,在項目的每個 階段,項目管理分別包含以下任務:
啟動和計劃階段:
分析項目范圍和工作量,創建報價,制定預算。
定義項目流程,制定項目計劃,識別風險。
組建項目隊伍并準備其他資源。
召開項目啟動會議。
創建和維護項目連續性計劃,定義備份策略。
項目執行和監控階段:
快速響應客戶請求或疑問,管理工作范圍。
管理項目相關的所有文件與信息并進行版本跟蹤。
有效監控項目流程,確保各個環節得到正確實施。
有效監控產出物質量,確保達到客戶方要求。
有效監控項目進度,按計劃及時提交項目產出物給客戶。
定期向客戶報告項目進度;如有必要,提交項目狀態報告。
召開項目組內定期會議,確保所有人員清楚項目最新狀態。
對于客戶方反饋,跟蹤其修復結果。
對于多語言項目,確保在一個語言中發現的問題也能在其他語言中得到及時修復。
及時更新報價并提交客戶確認。
及時就可能影響項目成本的問題與客戶溝通。
識別、報告并監控可能影響項目質量、進度與成本的潛在風險。
報告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如有必要,提供改進措施。
項目結束階段:
撰寫項目總結報告并召開總結會議。
歸檔項目文件及信息。
聯系項目管理辦公室,安排客戶滿意度調查。
分析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如有必要,撰寫改進報告。
- 1.12.3定價機制
按其他所有任務總成本的一定百分比計費。
- 二 、 文檔本地化服務報價項定義
- 返回文首
- 2.1文件翻譯前/后處理 File pre-process and post-process
-
- 2.1.1任務定義
文件前、后處理屬于本地化工程的一部分,是在翻譯前后由本地化工程師對文件進行必要工程處 理的過程。經處理后的文件既可使用適當的本地化工具進行翻譯,充分利用這些工具的高效性與經濟 性,同時又能確保維持與源語言文件相同的結構與格式,以便能夠正確地進行編譯及運行。
- 2.1.2任務描述
前處理:
分析資源包,挑選出需要翻譯的文件。
選擇適當的本地化工程/翻譯工具。
針對選定的工具,定義配置文件,確保需要翻譯的文本可以在工具中翻譯,并將不需要翻譯的 內容保護起來,避免被修改。
對文件格式進行必要的轉換,創建翻譯包。
確定工作范圍以及工作項,并根據情況基于上一版本文件或翻譯記憶庫分析文件,統計工作量。
后處理:
將已翻譯好的文件轉換回原始格式。
根據項目要求,進行編碼設置或轉換。
檢查文件名及文件夾結構,確保與源語言文件一致;或根據特定要求進行必要的更改。
- 2.1.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2.2翻譯 Translation
-
- 2.2.1任務定義
使用適當的計算機輔助翻譯工具,將用戶手冊、聯機幫助等文檔的內容由一種語言轉換為另一種 語言,并使翻譯后的內容符合目標語言的要求與風格的過程。
- 2.2.2任務描述
包含以下五項活動:
翻譯:使用適當的工具翻譯,且本過程中必須遵循客戶要求及行業術語,符合目標語言的格 式、文化風俗等方面的要求。
校對:對已完成翻譯的文件進行檢查并更正發現的問題。
可讀性檢查:對已完成翻譯與校對的文件進行檢查,確保語言流暢、意思表達明確無歧義,以 及術語使用準確一致等。
內部質量保證檢查:在翻譯\校對過程中或提交文件給客戶之前,由質檢人員按一定比例抽檢。 然后,根據檢查結果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更正發現的問題或者返工。
根據客戶方反饋修改:客戶方檢查語言質量并給出反饋意見后,翻譯人員根據反饋意見修改 文件。
- 2.2.3定價機制
按加權字數計費。關于加權字數、模糊匹配的換算關系,請參閱“單價與翻譯記憶庫匹配率的關系”。
- 2.3軟件界面截屏 Software Screenshot
-
- 2.3.1任務定義
軟件界面截屏 Software Screenshot
- 2.3.2任務描述
截屏:為了更直觀的進行產品使用說明,用戶手冊和聯機幫助等文檔中通常會引用產品中的許多用戶界面。為了本地化這些圖片,需要在設置好的本地化產品環境中,根據文檔中描述的操作,找到與源語 言圖片相對應的目標語言的界面,抓取并保存為目標語言的圖片。具體任務包括(但不限于):
安裝本地化產品環境。
準備截屏環境(包括顏色、分辨率等設置)。
根據產品幫助、用戶手冊中的描述,抓取文檔中引用的本地化語言的用戶界面圖片。
將圖片保存為指定的格式并遵照命名約定進行命名(一般保留與英文相同的格式和名稱)。
檢查圖片尺寸,并確保其內容與英文圖片一致。如果存在不一致,請報告問題。
- 2.3.2定價機制
準備截屏環境按工程小時數計費。
截屏按圖片張數計費。
- 2.4圖形編輯 Graphic Manipulation
-
- 2.4.1任務定義
對本地化后的屏幕截圖或源語言屏幕截圖、流程圖等進行文字編輯和格式調整的過程。
- 2.4.2任務描述
對于有些難以在產品環境中調出的界面,或者某些非用戶界面圖形(例如流程圖),統稱為可編 輯的圖形??删庉嫷膱D形需要在圖片處理工具中直接編輯來進行本地化。編輯圖形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操作:
從源語言圖片上提取需要翻譯的文字。
將提取的文字翻譯為目標語言。
在圖片編輯工具中,用翻譯好的文字替換圖片上源語言的文字。
設置圖片上文字的格式及版式。
保存為目標語言的圖片。
檢查目標語言的圖片,并修復發現的問題。
- 2.4.3定價機制
提取可編輯圖形上的文字按工程小時數計費。
翻譯提取出的文字按翻譯字數計費。
編輯圖片按圖片張數計費。根據圖片的復雜程度,可分為簡單圖片和復雜圖片。簡單圖片一般 指文字不超過 20 字且版式比較簡單的圖片。復雜圖片指超過 20 字或版式比較復雜的圖片(例 如包含了非單色的背景)。
- 2.5桌面排版 Desktop Publishing ( DTP)
-
- 2.5.1任務定義
使用計算機軟件,對文檔、圖形和圖像進行格式和樣式排版并輸出的過程。
- 2.5.1任務描述
對于本地化行業,桌面排版通常是基于源語言的文檔、圖形或圖像,使用適當的排版或圖形處理 軟件,針對翻譯后的各種語言的文字,按照各自語言的版式規范和排版要求進行排版,最終形成各種 本地化語言版本的文檔、圖形或圖像。具體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設置文字格式(包括字體、字號、樣式、間距等)。
設置頁面格式(頁面尺寸、段落、表格/列表、頁眉/頁腳、頁號、裁切線等)。
編輯交叉引用。
插入本地化的圖片或添加圖片鏈接。
編輯目錄與索引。
最終版式檢查。
輸出 PDF或客戶要求的格式。
根據客戶反饋修改版式問題。
- 2.5.3定價機制
按頁數計費,計費單價取決于所使用的工具。
按小時數計費,適用于工程相關的任務報價。
- 2.6聯機幫助編譯及檢查 On-line Help Compiling and Checking
-
- 2.6.1任務定義
基于源語言的聯機幫助文檔編譯環境,使用翻譯后的文件創建目標語言的聯機幫助文檔,并檢查 其頁面版式以確保符合目標語言要求的過程。
- 2.6.2任務描述
聯機幫助編譯的具體實現與源文檔的創作過程和使用的工具密切相關。 編譯目標語言的聯機幫助文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務:
安裝編譯工具/軟件,并進行必要的設置(具體設置取決于編譯工具的要求)。
準備編譯環境,包括復制源語言聯機幫助編譯環境并進行必要的修改(例如更改語言編碼、字 體等)。
置入已本地化的文件(包括內容、目錄、索引、圖片及樣式等),然后執行編譯。如果編譯不 能成功完成,則需要檢查編譯環境;待問題修復后重新執行編譯。
檢查編譯好的聯機幫助文檔。如果發現明顯的問題(例如由于翻譯的幫助文檔編碼不正確導致 目錄、索引或頁面中出現亂碼),則需要修復問題后重新執行編譯。
對編譯好的目標語言的聯機幫助文檔執行格式檢查,包括(但不限于):
檢查目錄中的內容與源語言幫助文檔中的內容一致,確保內容無缺失或增加。
檢索索引項排序是否正確。
檢查每個頁面是否都能正常顯示。
逐頁檢查,確保內容中無亂碼,頁面內容及版式與源文檔一致,各種樣式符合目標語言的習慣。
檢查圖片顯示是否與源文檔一致,可本地化的圖片是否已正確本地化。
在軟件中調用幫助文件(例如點擊幫助按鈕或按 F1 鍵),顯示出相應的幫助頁面。
修復問題后重新執行編譯。
根據客戶反饋進行修改后重新執行編譯
- 2.6.3定價機制
準備環境及執行編譯按每次編譯所花費的工程小時數計費。
執行格式檢查按工程小時數計費,一般根據幫助文檔的總字數計算檢查所需花費的小時數。
- 2.7內容發布及格式檢查 Content Publishing and Layout Checking
-
- 2.7.1任務定義
使用內容發布工具,基于已進行適當格式轉換的本地化文件生成目標語言的 PDF 或 Help 文檔,并 對頁面進行相應格式以確保符合目標語言要求的過程。
- 2.7.2任務描述
內容發布的具體實現與源文檔的創作過程及使用的工具密切相關。常見的輸出有聯機幫助(CHM)、Web幫助、Java幫助、PDF等。各種幫助文檔的輸出過程也稱為編譯。
發布目標語言的文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務:
安裝發布/編譯工具。
基于創作源語言文檔時使用的樣式文件,自定義適合目標語言的樣式文件。
準備發布環境,包括復制源語言文檔的發布環境并進行必要的設置(例如更改語言字符編碼) 以及更改發布工具中各種必要的選項。
置入已本地化的文件(包括內容、目錄、索引、圖片等),然后進行發布。如果不能成功發 布,則需要檢查發布環境;待問題修復后重新發布。
檢查發布的文檔。如果發現明顯的問題(例如由于翻譯的文檔編碼不正確導致目錄、索引或頁 面中出現亂碼),則需要修復問題后重新發布。
對發布的目標語言文檔執行的格式檢查,請參考聯機幫助編譯檢查部分。
- 2.7.3定價機制
準備環境及執行發布按每次發布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執行格式檢查按小時數計費,一般根據幫助文檔的總字數計算格式檢查所需花費的小時數。
- 2.8一致性檢查 Consistency Check
-
- 2.8.1任務定義
質量保證步驟之一。指對幫助文件、用戶手冊等文檔中描述的操作步驟及引用的用戶界面詞匯、 交叉引用及鏈接進行檢查,確保與產品環境中的實際操作步驟及用戶界面保持一致,并且確保與指向 的目標位置的內容顯示一致。
- 2.8.2任務描述
用戶界面一致性檢查:
搭建本地化的產品環境。
按照文檔中的描述進行操作,檢查是否能夠在實際產品環境中完全重現。
對于引用的用戶界面詞,檢查與實際界面上的顯示是否一致。有些文檔中引用了大量界面圖片, 這種情況下,可以檢查圖片內容與上下文中的描述是否一致,圖片內容與實際用戶界面是否一致。
如果發現不一致,填寫缺陷報告,缺陷報告的內容包括所在文檔的位置(章節名稱或文件名);文檔中描述的操作和使用的用戶界面詞;實際產品環境中的效果和用戶界面詞顯示。
缺陷修復人員將在調查后確定:
更改文檔中的操作描述或引用的用戶界面詞;
提交源文檔缺陷或軟件翻譯缺陷,以便文檔創作人員修改源文檔或軟件翻譯人員在資源文件中 更改軟件翻譯。
交叉引用及鏈接一致性檢查:
對文檔中的所有交叉引用、鏈接、引用的章節名逐個檢查,確保引用項/鏈接項文字與目標位置的內容顯示一致。
如果發現不一致,填寫缺陷報告:
所在文檔的位置(章節名稱或文件名)。
引用文字或鏈接文字。
目標位置的內容。缺陷修復人員將在調查后確定是修改引用/鏈接文字還是更改目標位置的內容。
- 2.8.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2.9缺陷修復及回歸驗證 Bug Fixing and Regression Testing
-
- 2.9.1任務定義
遵循經服務提供方與客戶方一致認可的流程和方法,對所報告的各種缺陷進行修復,然后在新生 成的文檔中驗證缺陷是否已被正確修復的過程。
- 2.9.2任務描述
對于文檔測試及各種一致性檢查過程中報告的缺陷,需要進行修復。在此階段,需要語言專家與 本地化工程人員及排版工程師密切合作,以便修復語言相關的問題及格式相關的問題。
修復缺陷后,需要更新缺陷記錄并提供以下信息:
受影響的文件
修復操作(即修復后的內容或格式)對于不能修復的問題,需要更新缺陷記錄并及時反饋給客戶。
測試人員需要執行回歸驗證,即在新版本中,按照缺陷報告中提供的信息去驗證缺陷是否已被正確修復。
- 2.9.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對于語言相關的缺陷,按語言相關的小時單價。
對于非語言相關的缺陷,按工程相關的小時單價。
- 2.10修改客戶反饋 Feedback Implementation
-
- 2.10.1任務定義
按照客戶給出的反饋意見和建議修改翻譯后的文本。
- 2.10.2任務描述
在全局范圍內修改客戶提出的反饋。其中分兩種情況:
客戶反饋的問題是譯文正確性問題,則免費修改。
客戶反饋的問題是由于原文變更或對譯文的語言偏好的修改,則按照實際發生的工作量計費修改。
- 2.10.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2.11術語表及翻譯記憶庫創建與維護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Glossary and TM
-
- 2.11.1任務定義
在整個項目周期內,對術語表和翻譯記憶庫進行創建和一系列維護和更新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項目初期創建術語表及翻譯記憶庫。
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隨著項目信息的更新來相應更新術語表及翻譯記庫。
在項目結束時整理并歸檔術語表及翻譯記憶庫。
- 2.11.2任務描述
術語表與翻譯記憶庫的有效維護可以確保這些信息在將來更新項目中的成功復用。
術語表的創建與維護:
如果客戶沒有提供術語表,需要基于軟件資源文件或文檔,篩選關鍵術語,生成源語言術語列 表。該列表中通常包含源語言術語、術語定義或相關上下文、詞性、來源等信息。
根據術語列表中的信息以及相關的參考文檔,將術語由源語言翻譯為目標語言。
提交客戶審核后,根據客戶反饋修改并形成最終的術語列表。
翻譯過程中持續識別新的術語,并定期重復以上步驟(添加術語 -> 翻譯 -> 提交客戶審核 -> 確 定最終翻譯),并將新確定的術語添加到術語列表中。
根據客戶在校對文檔或執行測試過程中對術語提出的反饋更新術語列表。
項目結束時,整理術語表并隨項目文件歸檔。
及時、準確地維護術語表可以確保這些術語在所有內容中保持一致。
翻譯記憶庫的創建與維護:
根據客戶要求使用舊版本的翻譯記憶庫或創建全新的翻譯記憶庫。
項目執行過程中,定期通過清理最新雙語文件的操作更新翻譯記憶庫。
根據客戶反饋,修改雙語文件并更新到翻譯記憶庫中。
如果不能通過雙語文件進行更新,也可以直接修改翻譯記憶庫。
如果需要全局修改某個術語或句式,可以將翻譯記憶庫的內容導出為文本文件;在外部修改完 成后再重新導回翻譯記憶庫。
項目結束時,確??蛻舴答伝蛉毕輬蟾嬷械乃姓Z言相關的修改都已反映在翻譯記憶庫中,然 后隨項目歸檔翻譯記憶庫。
- 2.11.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對于詞匯表的創建與維護,按照語言相關的小時單價報價。
對于翻譯記憶庫的創建與維護,根據實際的維護操作,按照語言相關或工程相關的小時單價 報價。
- 2.12添加字幕 Subtitling
-
- 2.12.1任務定義
對多媒體文件添加本地語言的字幕。
- 2.12.2任務描述
將語音腳本翻譯成目標語言文字后,按照原語音對應的時長和位置制作成字幕并合成到視頻中。
具體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聽寫語音腳本(可選,例如客戶提供語音腳本則不需要這個步驟)。
翻譯語音腳本。
制作字幕文件(將字幕分段并將每段文字和與其對應的源語音的起始和結束時間同步)。
合成視頻,生成包含目標語言字幕的視頻文件。
檢查:
所生成的視頻是否與源視頻使用相同的視頻編碼和尺寸。
字幕和語音是否同步。
- 2.12.3定價機制
翻譯部分按照字數計價。
制作部分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2.13語音本地化 Audio Localization
-
- 2.13.1任務定義
對多媒體文件添加本地語言的配音。
- 2.13.2任務描述
將語音腳本翻譯成目標語言文字后,錄制成目標語言的聲音并按照源語音對應的時長和位置替換 源語音,制作成本地化的視頻。
具體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聽寫語音腳本(可選,例如客戶提供語音腳本則不需要這個步驟)。
翻譯語音腳本。
錄音。
合成視頻,將錄制好的目標語言的聲音替換與其對應的源語音,生成的本地化的視頻文件。
檢查:
所生成的視頻是否與源視頻使用相同的視頻編碼和尺寸。
本地化的語音和視頻是否同步。
- 2.13.3定價機制
翻譯部分按照字數計費;
錄音部分按照錄音棚和錄音師所用的時間分別計費,通常按以小時為計費單位;
制作部分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2.14多媒體文件本地化工程(針對課件、演示等多媒體文件的工程)
Multimedia Localization Engineering (for eLearning Courses and Multimedia Demonstration)
-
- 2.14.1任務定義
利用源語言的多媒體工程文件生成目標語言的多媒體工程文件并編譯目標語言的多媒體輸出文件。
- 2.14.2任務描述
具體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利用源多媒體工程文件提取要翻譯的文字以及要錄音的語音文件。
將翻譯好的文字、本地化的圖片/截圖和/或錄制好的聲音等文件合成到多媒體工程文件中(替 換源文件的相應部分)。
調整控制參數,使其匹配本地化的內容(調整時長、顯示位置、字體等)。
生成本地化多媒體文件。
檢查:
所生成的視頻是否與源視頻使用相同的視頻編碼和尺寸。
多媒體文件中的效果、語音和視頻等是否同步。
- 2.14.3定價機制
按所花費的小時數計費。
- 2.15項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
- 2.15.1任務定義
運用本地化的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對資源進行規劃、組織和管理,對項目預算和進度進行跟蹤、對質量進行監控、對風險進行預防,以確保成功實施項目并提交客戶指明的項目產出物。
- 2.15.2任務描述
項目管理貫穿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對項目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具體來說,在項目的每個階段,項目管理分別包含以下任務:
啟動和計劃階段:
分析項目范圍和工作量,創建報價,制定預算。
定義項目流程,制定項目計劃,識別風險。
組建項目隊伍并準備其他資源。
召開項目啟動會議。
創建和維護項目連續性計劃,定義備份策略。
項目執行和監控階段:
快速響應客戶請求或疑問,管理工作范圍。
管理項目相關的所有文件與信息并進行版本跟蹤。
有效監控項目流程,確保各個環節得到正確實施。
有效監控產出物質量,確保達到客戶方要求。
有效監控項目進度,按計劃及時提交項目產出物給客戶。
定期向客戶報告項目進度;如有必要,提交項目狀態報告。
召開項目組內定期會議,確保所有人員清楚項目最新狀態。
對于客戶方反饋,跟蹤其修復結果。
對于多語言項目,確保在一個語言中發現的問題也能在其他語言中得到及時修復。
及時更新報價并提交客戶確認。
及時就可能影響項目成本的問題與客戶溝通。
識別、報告并監控可能影響項目質量、進度與成本的潛在風險。
報告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如有必要,提供改進措施。
項目結束階段:
撰寫項目總結報告并召開總結會議。
歸檔項目文件及信息。
聯系項目管理辦公室,安排客戶滿意度調查。
分析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如有必要,撰寫改進報告。
- 2.15.3定價機制
按其他所有任務總成本的一定百分比計費。
- 附錄1
- 單價與翻譯記憶庫匹配率的關系
Match Type and Conversion Ratio
針對常見的翻譯記憶軟件,使用翻譯記憶庫對源語言文件進行內容分析,得到相應的折算報價比 率。每項均從工具、匹配率、折算率和備注四個方面進行解釋。
表格“匹配率”一欄中的各術語的含義,請查看中國翻譯協會發布的“中國語言服務行業規范— 本地化業務基本術語(ZYF001–2011)”以及所應用的翻譯記憶軟件的相關說明。
工具 Tool |
匹配率 Match Type |
折算率 Conversion Ratio |
備注 Comments |
模型 1 Model 1 |
精確匹配 Xtranslate |
0% |
|
重復 Repetitions |
25% |
|
100% 匹配 100% Matches |
25% |
|
模糊匹配 95%- 99% 95%- 99% Matches |
30% |
|
模糊匹配 85%- 94% 85%- 94% Matches |
50% |
|
模糊匹配 50%- 84% 75%- 84% Matches |
100% |
|
新字 No Match |
100% |
|
模型 2 Model 2 |
精確匹配 Xtranslate |
0% |
|
重復 Repetitions |
25% |
|
100% 匹配 100% Matches |
25% |
|
模糊匹配 100-95% 100-95% Matches |
30% |
|
模糊匹配 95-85% 95-85% Matches |
50% |
|
模糊匹配 85-50% 85-75% Matches |
100% |
|
新字 50-0% |
100% |
|
模型 3 Model 3 |
模糊匹配 For Review |
25% |
|
模糊匹配 For Review |
10% |
|
100% 匹配 Signed off |
100% |
|
模型 4 Model 4 |
新字 New |
100% |
|
模糊匹配 Updated |
60% |
|
重復 Repeated |
30% |
|
100% 匹配 For Review |
30% |
|
注:上述為常規比率,具體請根據實際項目與客戶進行協商調整。
- 附錄2
- 本地化服務報價模型
Quotation Model for Localization Service
本地化服務報價模型”按照本地化服務的內容特性和計價方式匯總報價結構,便于在經營活動中快速準確的計算出服務價格。
軟件界面本地化報價模型
任務 |
|
計費方式 |
文件翻譯前/后處理 | = | 小時單價工程處理小時數 |
翻譯 | = | 每字單價加權字數 |
界面布局調整 | = | 小時單價界面布局調整小時數 |
本地化軟件編譯 | = | 小時單價編譯小時數 |
界面測試 | = | 小時單價界面測試小時數 |
語言測試 | = | 小時單價語言質量測試小時數 |
本地化功能測試 | = | 小時單價本地化功能測試小時數 |
缺陷修復及回歸驗證 | = | 小時單價缺陷修復及回歸驗證小時數 |
術語表及翻譯記憶庫維護 | = | 小時單價術語表/翻譯記憶庫維護小時數 |
搭建測試環境 | = | 小時單價測試環境搭建小時數 |
編寫測試用例 | = | 小時單價測試用例編寫小時數 |
項目管理 | = | 上述報價項合計金額 n% |
合計 | = | 上述各項成本之和 |
文檔本地化報價模型
任務 |
|
計費方式 |
文件翻譯前/后處理 | = | 小時單價工程處理小時數 |
翻譯 | = | 每字單價加權字數 |
軟件用戶界面截屏 | = | 每圖單價截屏張數 |
圖形編輯- 翻譯 | = | 每字單價圖片文字加權字數 |
圖形編輯- 制作 | = | 每圖單價編輯圖數 |
桌面排版 | = | 每頁單價排版頁數 |
聯機幫助編譯及格式檢查 | = | 小時單價編譯及格式檢查小時數 |
內容發布及格式檢查 | = | 小時單價內容發布及格式檢查小時數 |
一致性檢查 | = | 小時單價一致性檢查小時數 |
缺陷修復及回歸驗證 | = | 小時單價缺陷修復及回歸驗證小時數 |
術語表及翻譯記憶庫維護 | = | 小時單價術語表/翻譯記憶庫維護小時數 |
添加字幕 | = | 權字數 每字單價 + 添加字幕工作小時數 小時單價
錄音棚租用時間 小時單價 + 錄音師工作時間 小時單價
|
語音本地化 | = | 小時單價合成目標文件的工作時間 |
多媒體本地化工程 | = | 小時單價多媒體本地化工程的小時數 |
項目管理 | = | 上述報價項合計金額 n% |
合計 | = | 上述各項成本之和 |